第12章 动摇

  朝堂上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。

  方云的话说的很直白,毫不拐弯抹角。

  但就是这种简单直白的话,却听着最容易理解和接受。

  毕竟方云说的没错,就算养头驴,也得好好照顾,而不是一味的压榨干活儿。

  因此许多人都忍不住去看李斯。

  因为方云这番话,似乎另有所指,针对就是当前大秦严苛的法令。

  而六国之地,对大秦的法律反对的声音最大,时不时都有人聚众闹事,散落和隐藏民间的六国余孽,也大多都是以秦法为攻击目标,散布大秦律法残暴,以此激发百姓的反抗情绪。

  就算是朝堂之上,实则反对这种严苛法律的官员也不少,其中以儒家学派的人居多,不过儒家一直被法家刻意针对打压,始皇帝对儒学也不感兴趣,不愿意重用,因此大量儒家学派的名士也都不愿入朝为官,隐藏在民间教学推行儒家理念,谈论时政针砭时弊,用另一种方法反抗大秦的法术统治。

  这种言论多了,自然也会引起民众更大的抵触情绪,实则这才是后来李斯提请焚书的最大原因。

  至于坑儒,那个和儒家一贯的张扬和反抗秦法统治有关,但导火线却是一群方士因为骗不下去了,连带被李斯狠狠的踩了一脚,实则坑儒杀的更多是术士和方士,一些反抗激烈的儒生顺便也被埋了几个而已。

  不过眼下,方云要提前将李斯这群旧法家的气焰打压下去,然后高举新法家的旗帜,踩着他们的尸骨奋勇前进。

  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贫道虽为方外之人,但也希望能够帮助陛下将大秦治理的更加繁荣昌盛,而为了朝廷更好的养驴……嗯,为了朝廷更好的治理百姓,贫道依照眼下的朝堂制度为基础,创新了三省六部制,今天,得陛下邀请,贫道就专门来朝堂为诸位讲解这三省六部制度的细节,讲述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,随时都可以询问!”

  一番简单的开场白之后,方云接下来就重点讲述三省六部制度的具体结构,这些内容他已经和始皇帝、冯去疾以及马伯渊等人仔细讲过许多遍了,加上还在不断的完善细节,到眼下可以说调理已经非常清晰。

  朝堂上很安静,始皇帝高坐龙椅听的严肃而认真。

  文武百官也同样如此,听到一些精妙之处,朝堂上时而都会有人发出一两声惊叹,特别是一些对三省六部还不熟悉的中层官员,更是满脸惊讶和兴奋。

  就算是李斯为首的许多法家官员,通过方云的仔细讲述之后,在清晰三省六部的构建之后,也对其中的许多创新感觉到大受启发。

  足足半个时辰,方云才将三省六部的框架全部讲解完毕。

  “诸位,贫道所述,不过是理论上的架构,但朝廷在实际运行之中,或许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,而改制之后,各级官员可能开始会非常不习惯这种工作方法,但切记,工作能力将会成为以后考核的重点,而吏部,以后将会是朝廷和所有郡县官员提拔考核的部门,因此也是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最重要机构,因此在吏部的人选上,贫道希望陛下能够慎之又慎!”

  方云说完后对着始皇帝行礼提醒一句。

  始皇帝微微点头之后站起来,看着下面情绪各异的文武官员。

  “仙师提出的三省六部改制,朕觉得非常有必要推行,责权清晰,法理相合,改制之后,朝廷各府署衙的职能将更加清楚,但也对诸位爱卿和各府衙和郡县官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那就是分内之事,必须做好,对于奏书的处置,需要及时准确,不许无故拖延,有些小事或许朕以后都不会再亲自处置,这就要求三省官员勤勉仔细处理郡县和民间奏书,不可懈怠,如若造成严重后果,朕必不轻饶!”

  “陛下放心,臣等一定尽职尽责,竭尽全力!”满朝文武公卿在王绾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。

  “如此最好,当然,针对这次三省六部改制,前几日仙师又进一策,提议将文武职能彻底分开……”

  朝堂微微一阵骚动,许多人不明白始皇帝说的什么意思,因此有官员忍不住站起来拱手问:“陛下,文武职能分开是何意,是不是说以后文官主政,武官主战?”

  始皇帝微微点头:“不错,因为六国皆平,眼下我大秦也只有匈奴东胡和南越诸地尚未平定,想来也为时不久,以后很长时间内,战争会原来越少,因此武爵将会越来越难获得,而朝廷的职能也会重点转向治理民生,而依大秦军爵律,无爵不得为官的法令,以后官员就会越来越少,这条律令已经无法适应以后的发展变化,因此仙师建议,将太尉府独立出来管理所有武职和军队,六部中的兵部,将不会直接管理军队,而是成为选用将官、管理军籍、制造军械、发布朝廷军令的部门,至于军队的训练和战争指挥,都将划拨太尉,武将体系会继承当前的军功授爵制度,而三省六部和检察院、御史台、大理寺这些朝廷府衙,则所有的官员的官职,都将采用九品制,不再根据军爵授官,而是根据能力考核提拔录用,因此,此次改制之后,将会单独推行一条新律法,那就是官吏任免考核法!”

  “哗~”

  朝堂一阵剧烈骚动,几乎官员都被这条消息震惊呆了。

  就连王绾蒙毅等人都心脏不争气的颤抖起来。

  李斯和一群法家官员更是脸色大变。

  这绝对是一条动摇当前大秦法律基础的法令。

  大秦强大的基础,就在于军功授田制,而军功授爵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继承,也就是说,只要战场立功授勋赏赐的田地房产,无论后代有没有功劳都可以完全继承,正因为如此,大量关中子弟为了封妻荫子,在战争中有若虎狼一般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,将其他六国诸侯一个一个挨着踩死。

  文官按照级别也是可以授予粮田房产,但只要没有勋爵,那么这些财产都是不能继承的,一旦官员去世,这些财产都会由少府收回。

  虽然一些重要部门的文官会被授爵,但并不是所有,比如李斯,他本身打过仗,有军爵,但他的军爵并不足以和九卿职务相匹配,因此这种九卿都会被授一个侯爵的名分,然后按照侯爵封赏一块永久性的封地和府邸,但作为九卿的他,每年除开两千石俸禄之外,另外还会有食邑,这个食邑,就是对官职的补偿,封地和府邸以后李斯的嫡子可以继承,但食邑在李斯死后就会回收回。

  除开三公九卿这种顶级权贵之外,剩下京师府衙的一些主官,也都会或多或少的赏赐匹配的爵位等级,按照爵位赏赐田地房产和补偿一部分食邑。

  但这些赏赐和补偿,是无法和真正的勋贵相提并论的。

  因为纯武爵全都是正儿八经的赏田,封地就是食邑,食邑就是封地,以后子子孙孙都是家族的产业,朝廷无法染指,只要不是造反,完全是一劳永逸的财富,法律明文保护,就连皇帝都不得擅自剥夺。

  因此公卿权贵和武爵勋贵在财富和地位上是不对等的,朝廷文职官员看似人前显贵,但实则在真正的侯爵勋贵面前,还是要低一等,见到高级勋贵,还得恭恭敬敬的停车礼让,这是武将该享受的尊重和荣耀。

  而这还并不是对所有人震动最大的地方,这条法令一旦推行,那么将彻底打破军爵律的束缚,无爵不得授官的规定将受到极大的冲击。

  也就是说,从此以后,没有爵位也能当官,甚至就算担当公卿级别的官员,也无需再封赏对等的侯爵。

  那么以后当官或许就会失去封地和食邑。

  因此想明白之后,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的气氛截然不同。

  武将是一片喜气洋洋,毕竟他们的食邑那是实打实的,当不当官或者当多大的官都无所谓,永久的戳在哪儿不会跑也不会丢。

  但这些靠耍嘴皮子提些治国建议的公卿大夫,可能就会被剥夺赏赐的勋爵,失去封地和食邑。

  “陛下,如若文武分开,将士依旧可以依靠军功授爵,那文官又该如何获得勋爵?”有官员忍不住站起来拱手询问。

  “陛下,臣也有此问?”这次就连李斯都忍不住站起来。

  毕竟他继承的是商鞅的法家治国理念,军爵律对当官不起作用了,那么大秦赖以强大的基础就不存在了。

  “众爱卿无需焦虑,仙师已经为此创新设计了一整套的官职体系,也就是朕方才所说的九品官员制度,下面还是由仙师来给诸位解释!”

  始皇帝对方云微微示意之后坐下去,方云则从身边的挎包中抽出一本纸书翻开,眼神扫过整个朝堂说:“大秦依法治国,律法森严,然而依旧不能避免高芗和钱度这类官员败类出现,为何?”

  满朝官员都不做声,尤其是廷尉府一群官员,更是脸皮羞赫低头,就仿佛方云直接针对他们一样。